好色视频

好色视频 智能连接与增材制造材料研究所于2023年在原焊接与金属结构研究所和材料加工工程研究所基础上组建。研究所秉承“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发展目标、突破材料连接与增材制造关键技术、产学研深度融合”研究特色,主要支撑和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。

方向简介:

智能连接与增材制造材料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有

1非晶/中高熵合金结构功能材料

2)极端环境用新材料与防护技术

3)激光制造与增材再制造关键技术

4)精密与高效智能连接技术及其数值模拟

面向国家重大工程与高端装备制造领域,研究所以基础研究为根基,以关键技术创新为核心,以工程应用为导向,推动金属材料连接与增材制造技术创新发展。研究所现有教师13人,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重点基础研究、ZF-教育部联合基金、“慧眼行动”、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省部级项目50余项。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10余项,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,发表高水平SCIEI论文300余篇,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、航天、船舶、汽车、新能源、隐身技术等重点领域。

依托平台:

教育部 “水工程安全与水环境治理关键材料创新支撑中心”

江苏省复杂服役环境先进金属材料与防护技术JMRH创新平台

主要科研成果:

1. 装备再制造用非晶/纳米晶涂层关键技术

针对严苛服役环境下装备零部件失效与再制造难题,研发了强非晶形成能力的铁基和铝基粉芯丝材,基于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原位合成了铁基和铝基非晶/纳米涂层,具有低成本、低孔隙率、高非晶含量、高硬度和长效防腐性能,铝基非晶涂层中性盐雾3000 h,南海挂片和实海考核均无锈蚀。

2. 多功能一体化铝基陶瓷涂层关键技术

研发了高耐蚀-强结合-耐高温-耐磨防滑的铝基陶瓷复合涂层,涂层经5100 h中性盐雾后无鼓包、锈蚀等失效现象;涂层具有优异防滑性能和耐高温性能;1500 ℃高温焰流冲刷后:涂层表面无熔化、落球冲击后无裂纹,盐雾后无锈蚀。

3. 核壳结构陶瓷/中熵合金粉末高速激光熔覆关键技术

研发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粉体材料,利用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制备了无裂纹Cr3C2@CoCrNi中熵合金涂层,硬度达7.8 GPa;与921钢相比,涂层耐磨性能提升了5倍,腐蚀电流密度下降2个数量级。

4. 直接能量沉积增材制造关键技术

针对机械表面强磨损及腐蚀等恶劣服役条件导致的破坏,研发电弧、激光等焊接工艺与装备,掌握表面仿形堆焊、金属增材制造和堆焊合金材料等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,实现不锈钢、镍基合金、钛合金以及高强钢等金属材料的高质量焊接制造,全面提升金属表面的使用性能。成果应用于水利、火电、模具等领域零部件表面修复与再制造。

5. 镁合金焊接技术

针对镁合金焊接效率不足的问题,提出冷源辅助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及理论,成功实现镁合金等强焊接,焊接效率达100%,并揭示了焊接温度场和材料流动对焊缝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;利用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实现了管线钢和镁合金高速高质量焊接,焊接过程可控、变形量小、适用于复杂结构件。

6. 热致变色可变发射率热控薄膜/涂层材料

所研制热致变色可变发射率热控薄膜/涂层材料,发射率随温度变化自行调控,无需外界控制部件或者能量供给。根据被控目标需要,涂层/薄膜的发射率可以随温度升高而增大,或者随温度升高而减小,自行对被控目标实施热管理或红外辐射特征管控。研究成果应用于航天热控、智能窗以及隐身领域。